7月16日,闽浙边文旅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福建省政和县举行。福建省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苏永青等省市文旅部门嘉宾,闽浙两省三市七县(市)嘉宾及百家旅行商代表,县委书记黄拔荣、县长王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翁贤忠、县政协主席倪顺才等参加。
苏永青常务副会长讲话
苏永青常务副会长与黄拨荣书记合影
苏永青常务副会长与王丰县长合影
福建政和主动发起成立闽浙边文旅产业发展联盟,推动闽浙两省三市七县(松阳、龙泉、庆元、松溪、政和、屏南、周宁)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客源互送,串珠成链,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苏永青常务副会长、黄拨荣书记和7县(市)领导合影
苏永青常务副会长首先致辞,他表示,一条铁路连山海,千年古道焕新颜。福建与浙江地缘相邻、文缘相承、商缘相通。衢宁铁路的开通,不仅将松阳的古村落、龙泉的剑瓷文化、庆元的廊桥遗梦,与松溪的湛卢神韵、政和的白茶清韵、屏南的廊桥水乡、周宁的云海奇观串珠成链,更以“绿巨人”的时速唤醒了这条千年闽浙古道的新生机。这是一条经济路,更是一条文化路、生态路、共富路——它让“山”与“海”的对话不再遥远,让“绿”与“金”的转化成为可能。联盟的成立,是七县市对“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区域文旅如何突破行政壁垒”“后高铁时代如何打造世界级目的地”的响亮回答。
活动现场
苏永青常务副会长在大会上推介了“七县联盟六大特色”:第一,青山为屏。同处浙闽交界、洞宫—鹫峰山系腹地,千米以上高峰林立,森林覆盖率均超过78%,是华东最完整、最连续的“绿色长廊”;第二,碧水成廊。同饮三江源(瓯江、闽江、赛江),松阴溪、松源溪、霍童溪等大小河流穿城过村,串联出“一江清水、百里画廊”的共生水系;第三,廊桥遗梦。七县现存宋、元、明、清历代廊桥百余座,木拱、石拱、平梁形式多样,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的核心聚集区;第四,非遗荟萃。龙泉青瓷与宝剑、松阳古法造纸、庆元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政和白茶、屏南木拱廊桥营造、松溪版画、周宁北路戏等国家级非遗交相辉映,构成“山里有百工、村村有绝活”的文化版图;第五,茶香四溢。同处北纬27°黄金产茶带,松阳银猴、龙泉金观音、庆元百山祖野生茶、政和白茶、松溪九龙大白、屏南高山云雾、周宁高山红茶……一县一茗,共筑“浙南闽北生态茶谷”;第六,百菇飘香。世界香菇发源地与全国最大食用菌产区叠加,龙泉、庆元、松溪、政和等县年产干鲜菇耳超50万吨,从砍花法(原始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到现代工厂化,“百菇宴”香飘高铁沿线,成为共同致富的“山珍经济”。希望他们以联盟成立为新起点,携手把闽浙边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文旅协作示范区”,让“绿巨人”承载的不只是速度与激情,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智慧与担当!
最后,苏永青常务副会长介绍了福建省旅游协会的基本情况及换届后的工作成果。希望今后与“七县联盟”加强交流与合作,长期保持良好互动关系,携手共进,共同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拨荣书记讲话
黄拔荣书记在大会上讲话,他表示,福建、浙江都是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福建是新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浙江是新思想的重要萌发地。闽浙边毗连的松阳、龙泉、庆元、松溪、政和、屏南、周宁七县(市)山水相依、文化相通、人缘相亲,经贸往来密切,特别是衢宁铁路“绿巨人”动车组开通运营,为高效整合闽浙边七县(市)旅游资源,加速区域文旅产业融合、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次联盟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的生动实践,是携手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有力举措。
黄拔荣书记强调,作为联盟首倡地的政和,呼吁文旅联盟要统筹指导全链条推进产品业态升级,全过程推进服务品质提升,进一步精心策划、精准施策、精进项目,做优做美旅游产品,让文化标识更鲜明、文旅服务更温馨,让闽浙边成为人人心仪向往的旅居地。期待文旅联盟能全地域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全方位推进文旅交流合作,做深做透“文旅创新发展”“文旅品牌大提升”“文旅产业上档次”三篇大文章,促进各地文旅资源共享、品牌共建、客源互送、政策共用、串珠成链,联手促进共同富裕。诚邀四海宾朋走进福建、走进浙江,走进南平、走进政和,了解政和、投资政和,相约探龙鸟、品白茶、观竹海、寻朱子、学俊波,共享绿色红利、共闯发展新路!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大会上,进行了闽浙边文旅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仪式、联盟百家旅行商“云上政和”踩线活动发车仪式、联盟各成员县(市)代表文旅推介及联盟小程序上线暨奖补措施、旅游线路发布等环节,联盟各成员县(市)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大会期间还开展“云上政和”主题文艺演出;联盟百家旅行商代表参加“云上政和”踩线活动,考察云上念山景区和天村稠岭景区,体验当地文旅资源,助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编辑:霊犀